[size=0.85em]▲ 內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已見漸緩,中央在2月底已開始推動復工復產,至今復工到底進度如何,數據參差不齊。
內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已見漸緩,中央在2月底已開始推動復工復產,至今復工到底進度如何,數據參差不齊。工信部公布的數據,全國工業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大多已經超過了90%,表面上看似樂觀,但據一些專家分析數據,實際上復工不如理想,關鍵在於中小民營企業復工率遠未如理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引用了多項數據,其一,百度出行算出來的數據,截至3月3日,復工率57.42%,3月17日達到70%。現在可能提高,但估計不會超過80%。由於人員、物流、供應鏈的多方面因素限制,企業復工效率和產能利用率相對較低。
其次,從萬得數據庫的各城市地鐵客運量和擁堵延時指數來看,北京、上海、廣州等絕大部分城市地鐵客運量和擁堵延時指數都顯著低於往年同期水平。此外,六大電廠的日均耗煤也顯著低於往年同期水平,這說明各地復工生產效率還較低。
另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助理教授張丹丹,最近完成對全國近4000多人的代表性調查,發現3月10日全國的復工率是60%,製造業的復工率64%,餐飲業復工率只有三分之一。金融業高一些,其他服務業大約在50%以下。廣東浙江的復工率最高,超過70%。湖北比較低,安徽、重慶、河南、黑龍江、山西低於50%。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人力資源方面,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的團隊對14省104個零疫情的村接連做了兩個調查。2月中旬,勞動力流出比例只有10%,2月底上升到30%。張丹丹的調查,城鎮職工復工率63%,農村工人復工率54%,低了10個百分點。目前或有所上升,但仍遠未達標準。
目前復工復產難主要是中小民營企業、特別是服務業裡的民企。姚洋指中小企業的復工復產率只有52%。事實上,中小民營企業主要還是面臨訂單減少和融資難的問題。外國新冠疫情大幅爆發,主要歐美國家疫情仍未達峰值,經濟幾近停擺,無新訂單復工也無工可做,這個問題目前難以解決。
此外,盡管宏觀政策趨於寬松,但是民企融資難,特別是中小民企融資難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不久前,人行向地方中小銀行定向降準,以利中小民營企業獲得貸款。但如果外需狀況未有改善,中小民企能否撐得住這兩三個月,仍是不容易的事。
目前,內地地方政府面臨兩難的抉擇,既要有序復工,又要保證病例零增長,對地方官員來說,首要是保證病例「零增長」,這是關係烏紗帽問題,復工率放到次要位置。以現在的情況來說,外來輸入疫情如果要到5至6月才能停止,才可能全面復工、復課,若如此,中國經濟將是停擺或半停擺了近半年,經濟情況將較想像中悲觀。
黑龍江增40宗輸入 綏芬河搶建方艙醫院 中俄陸路口岸全關
社會熱點 14:09 2020/04/09
俄羅斯病例輸入黑龍江激增,當地昨再新增40宗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累計127宗,中俄陸路口岸已全部關閉,黑龍江綏芬河則搶建方艙醫院,預計11日啟用。
累計境外輸入確診127宗
黑龍江衛健委網站今日發布,全省昨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0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27例。昨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23例,現累計有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154例。上述病例均為中國籍,從俄羅斯輸入。
綏芬河防疫壓力陡增,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昨公布指,從中俄兩國有關主管部門獲悉,中俄陸路邊境口岸人員通道目前已全部臨時關閉。
大使館提醒,在俄羅斯中國公民密切關注上述資訊,認真遵守俄羅斯方面的防疫規定,做好自我隔離,避免長途旅行。遇有緊急、特殊情況,請及時與大使館聯繫。
辦公樓改建方艙醫院 提供600張床位
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周三表示,由於近期俄羅斯飛往中國的航班大幅減少,通過陸路經綏芬河口岸入境人數激增。據統計,3月21日至4月7日時,綏芬河口岸累計進境2443人。
綏芬河全市戶籍人口僅7萬人,境外疫情倒灌令該市醫療壓力大增。據內地官媒報道,為更好的治療由境外輸入的確診病例,綏芬河市已於4月6日開始建設方艙醫院,預計11日就能完工並投入使用。綏芬河市的方艙醫院是在一座辦公樓的基礎上進行改建,一共有13層。其中3樓至11樓用於收治患者,預計可提供600多張床位,預計將有400醫療隊員進駐。
此外,綏芬河市政府官網今日發布消息指,根據疫情防控需要,綏芬河市人民醫院於昨晚全面停診。
另一方面,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政府網站日前發布消息,指在烏蘇里斯克市(Ussuriysk),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有接觸,結果被隔離的330名中國公民,將經由綏芬河口岸被遣送回中國。惟中國駐海參崴總領館其後發聲明,稱經溝通核實後,俄羅斯確認因工作原因「表述不準確」,遣送中國公民的消息已從網站上撤下。
中國產外科手術口罩到貨 芬蘭:不合醫院使用
社會熱點 15:05 2020/04/09
芬蘭政府表示,向中國購買的200多萬片外科手術用和防護型口罩證明並不適宜醫院使用。有官員稱,中國口罩市場「極其混亂」,其他向中國購買設備的歐洲國家也遇到類似問題,「價格一直上漲,必須迅速訂購且預先付款」,「商業風險非常高」。
芬蘭所買外科和防護口罩 不合醫療環境使用
法新社報道,芬蘭衛生與社會事務部長佩科寧(Aino-Kaisa Pekonen)7日在推特放了一張照片,顯示芬蘭訂購200萬片外科手術用口罩和23萬片防護型口罩的首批貨物已飛抵赫爾辛基,還說使用前會先「檢查測試」。但芬蘭官員8日發現,這些口罩並不合乎在醫療環境中防禦冠狀病毒的使用標準。
衛生部常務秘書法希拉(Kirsi Varhila)在記者會表示,「這當然有點令我們失望。」她說,這些口罩還是可能用於居家照護設施,以及照護者到府探視時使用。
芬蘭物資準備業務主管官員洛內馬(Tomi Lounema)在記者會指出,由於中國口罩市場「極其混亂」,其他向中國購買設備的歐洲國家也遇到類似問題。
洛內馬說:「價格一直上漲,必須迅速訂購且預先付款」,「商業風險非常高」。
多國退還中國口罩 中國外交部提醒購買前要核對
最近幾周,西班牙、荷蘭、土耳其和澳洲都已退還向中國購買的口罩。荷蘭衛生部日前表示,當地官方已經召回60萬個從中國進口、並已交付抗疫醫護人員手上的口罩,因為這些口罩的品質未達標準。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則表示,發貨前已告知荷蘭該批為非醫用口罩,她提醒買家購買和使用前,核對產品用途和使用說明,避免急中出錯。
美准Google啟動連台灣海底光纜 憂危害國安不能直連香港
國情動向 15:05 2020/04/09
美國監管機構批准,Google(谷歌)啟動連接加州與台灣的海底光纖電纜,但以國家安全隱患為由,不能直接與香港連通。這被認為凸顯出美中之間越來越緊張的關係。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司法部周三(8日)表示,許可美國和香港直接連通光纜存在重大風險,有可能嚴重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和執法利益。這決定獲美國國土安全部及國防部的支持。
上述機構則敦促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准許Google母公司Alphabet,啟用該公司長達8,000英里(約1.29 萬公里)的太平洋光纜網絡(Pacific Light Cable Network)中,連接加州和台灣的部分。FCC周三下午批准。
香港恐失互聯網電纜主導地位
Google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歡迎美方決定,將致力於提升服務能力。另據報,Facebook關聯公司尋求FCC批准,以使用連接菲律賓和美國的部分電纜來處理流量。Facebook周三表示,正處理授權和許可的相關流程。
報道指出,美國方面的決定,可能會終結香港作為美國互聯網電纜首選目的地的主導地位。事實上,隨著北京對香港立場趨於強硬,美國官員對香港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項目涉中國投資夥伴 美憂港自治程度降
Google和Facebook最初在2016年合作將太平洋光纜網絡連接到香港,合作夥伴包括中國內地第四大電訊商「鵬博士電訊傳媒集團」,預計耗資逾3億美元(折合約23.4億港元),項目將令參與公司有更大頻寬連結一個區域互聯網路中心,連接中國內地、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增長中市場。
不過,《華爾街日報》去年中報道,美國方面以國家安全考慮,擬叫停該項目。據報審查部門擔憂鵬博士與中國政府的關係,以及香港自治程度不斷下降的情況。
今年1月,Google請求相關部門初步批准開通這條光纜中不涉及香港的部分。這兩家公司上周再次調整策略,在Facebook的菲律賓支線尚在施工之際,快速推進了Google的台灣支線。
蔡英文政府打「抗疫外交」 一文看懂如何出招[size=1.5em](不斷更新)
國情動向 15:57 2020/04/09
新冠肺炎蔓延成全球大流行,各國緊張抗疫的同時,兩岸各自的處理方法以及延伸出的外交戰引人關注。台灣一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排除在外,正值今次肺炎疫情,台灣積極尋求提升國際影響力和國際事務參與度,即所謂的「抗疫外交」。
4月9日 再捐出600萬口罩 荷蘭德國表示感謝
繼日前向歐洲國家、美國及友邦國家捐贈共1,000萬隻口罩後,台灣的外交部今日宣布啟動第二波國際援助,再捐出600萬隻口罩給北歐和中東歐地區的歐盟會員國、美國疫情較嚴峻的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新南向政策國家等,以落實「台灣能幫忙」(Taiwan Can Help)理念。
【日本】此外,援贈日本口罩事宜,台灣與日本雙方已展開討論。
【美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empeo)在推特發文讚許台灣是真朋友,並表示台灣資訊透明度及慷慨大方,為世界抗疫楷模。
【荷蘭】台灣捐贈荷蘭的60萬隻口罩已送達,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在臉書貼文感謝,稱「疫情威脅下的真情,從物資分享、經驗交換到技術合作,相信我們未來會見證更多台荷之間的交流」。貼文並附上照片,其中可見裝載口罩的紙箱上有中華民國(台灣)和荷蘭國旗、「人人健康」(Health for all)及荷語「手攜手,益發堅強」(Samen Sterk)字樣。
【德國】德國在台協會在臉書貼文指出,台灣捐贈德國的口罩已完成打包,將在德國時間9日上午6點30分抵達法蘭克福。貼文寫道:「德國向台灣說:謝謝您們!」
4月8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推特 籲日本台灣一起加油
日本7日就疫情宣布緊急事態,隨後蔡英文用日文發表推特稱,無論是地震或颱風,台日雙方都藉由合作,攜手克服困難,「所以,一起贏得勝利之後再見面吧」。推文下方還附上Taiwan Can Help及Taiwan is Helping日文版圖文,表示台灣正提供3項國際支援,包括口罩、藥物和技術支援。
安倍晉三8日轉推並配以中文稱,「對這次台灣許多朋友們的友情洋溢的鼓勵支持,我謹藉此機會表達誠摯的謝意。我們一定可以打贏病毒的挑戰,共同度過這個難關!日本台灣一起加油!」
此外,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郭仲熙7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在確定台灣行有餘力的情況下,外交部啟動第二波國際人道援助時,會將日本納入考慮,但仍須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
4月1日 歐盟執委會主席發推特 感謝台灣捐口罩
台灣的蔡英文總統宣布,台灣內部防疫形勢已穩定,現階段要打國際盃,要在口罩、技術、藥物對國際社會提供協助,將向歐洲國家、美國、友邦國家共捐贈1,000萬隻口罩。她還指,後續會視台灣的口罩產能,給予國際社會更多支持。之後,歐盟執委會主席公開發布推特,感謝台灣捐贈口罩,這也是歐盟執委會首度針對台灣發表聲明。
【捷克】同日,台灣與捷克發表聯合聲明建立防疫夥伴關係,合作領域包括快篩試劑、疫苗與藥品的研發生產。駐捷克代表處表示,聯合聲明是台灣與歐洲國家為對抗新冠肺炎所簽署的第一個合作架構,展現台灣醫衛實力獲國際認同。捷克傳媒報道,捷克外長表示,台灣將捐贈25部呼吸機和100套醫用防護口罩給捷克,預計下周醫院即可收到。
3月18日 台灣與美國 發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
台灣與美國首度發出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表示將從研發快篩檢驗試劑、疫苗研究生產等6方面展開合作。美方已為台灣保留30萬件防護衣原料,台灣方面在口罩產能穩定後,計劃每周供應美方10萬枚口罩,以利攜手抗疫。
防疫情二次爆發 專家倡民眾兩次核酸檢測才離漢
社會熱點 20:56 2020/04/0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最先在湖北武漢爆發,隨著疫情緩和,武漢昨日已經「解封」,惟外界憂慮無症狀感染者等會造成疫情二次爆發和擴散。有內地專家建議,應對所有出武漢人士進行兩次以上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符合標準後再出去。
「健康時報網」日前報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首席專家楊炯表示,從近日普查數據看,武漢的無症狀感染者佔0.15%-0.3%左右,即約有一、兩萬的無症狀感染者,雖然目前看來無症狀感染者傳染性較低,但總歸有傳染性,還是需要警惕。
湖北省衛健委4月1日宣布,當日起每日通報無症狀感染者情況,截止昨日,湖北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674例。
繼續警惕無症狀感染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健康經濟學專家毛振華表示,武漢解封,無疑對於所有的人都是一個好消息,但依然不能放鬆警惕,要重點關注無症狀感染者,循序漸進的解封。
他指出,武漢開啟離漢通道後,湖北地區人員陸續外出務工,學校陸續開學,各地仍面臨艱鉅防控無症狀感染者的壓力。
他建議武漢解封後,所有出武漢的人全部進行兩次以上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符合標准後再出去。
推行願檢就檢 檢測費用約200-300元
所謂應檢盡檢,是指對需要離開武漢的,以及全國所有需要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強制進行核酸檢測。此外,還可以補充願檢就檢,即對一些企業和個人確有需要自願進行核酸檢測的,各地醫療機構應提供相應的檢測服務,費用由企業或個人自擔。
毛振華表示,推廣應檢盡檢和願檢就檢具高度可行性。檢測費用方面,當前核酸檢測費用約200-300元人民幣,約為隔離人員一天的費用,無論是從財政壓力還是從企業、個人財務支出壓力的角度考慮,均在可承受範圍內。
英媒「解剖」華為P40系列旗艦手機 余承東:已完全沒有Google的東西
經濟脈搏 22:11 2020/04/09
在美國圍堵下,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去年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清單,限制美企供貨、無法預載Google軟件和服務。外界關注華為最新發布旗艦手機P40系列的軟硬件,是否已擺脫對美國企業的依賴,有英媒「解剖」後發現,來自美企的零件比例創新低,但還没有降到「零」。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9日接受內媒《澎湃新聞》訪問時表示,華為P40手機已經完全沒有Google的東西,他說華為供應鏈可以做到不用美國的零件,但為了與美國供應商保持合作關係,還是保留了少量的美國零件,「我們沒有說全部用國產的,當然國產東西多一些,美國的大幅減少了,原則上我們可以完全實現對美國器件的替代,但我們照顧他們的生意。」
[size=0.85em]▲ 外界關注華為最新發布旗艦手機P40系列的軟硬件,是否已擺脫對美國企業的依賴,有英媒「解剖」後發現,來自美企的零件比例創新低,但還没有降到「零」。
P40系列強打攝影功能,搭配自家的麒麟990 5G SoC旗艦晶片、更高速的5G能力和Wi-Fi 6 Plus,一如外界所料沒有預載Google Android系統及Service功能,改為採用全新的EMUI 10.1系統及華為HMS服務。
拆解對比去年3月發布的P30系列,發現華為P40的元部件主要採購自內地、台灣、南韓、日本等地供應商,其中,NAND Flash記憶體剔除了美光(Micron),僅使用南韓三星(Samsung)生產的裝置,不過,射頻前端(RF)模組依然出現Skyworks、Qorvo、高通(Qualcomm)這些美國企業的產品身影。
業界人士相信主要因為RF模組的研發耗時耗力,華為暫時還沒有找到相比Skyworks、Qorvo、高通等巨頭之外更好的選擇。而這意味上述3家公司都在「實體清單」公布後,獲得由美國商務部發出與華為繼續商業合作的臨時許可。
此前,內地網絡也流傳一份P40系列供應商名單,內容指出P40 Pro四曲面屏幕是由京東方與南韓LG Display所生產、P40主鏡頭與P40 Pro/P40 Pro+全部鏡頭皆採用Sony打造的CMOS影像傳感器;鏡頭元件、相機模組、濾光片供應商包括大立光、舜宇光學、歐菲光、立景(立訊精密)、水晶光電等。
另外,有台媒測試P40系列搭載Kirin 990 5G處理器性能,發現與高通Snapdragon 865存在一定距離。接受測試的P40 Pro,為8 + 128GB版本,總分達到482457,其中CPU成績為153441、GPU成績為173021、MEM成績為85542、UX成績折算70453。Snapdragon 865總分則達60萬分。
華為在美許可證5月中到期;《路透》上月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已同意採取新措施,限制全球向華為供應晶片。
習再提「外防輸入 內防反彈」 或與這兩地爆疫情有關
社會熱點 23:58 2020/04/09
新冠肺炎爆發地武漢昨已正式解封,內地一片歡欣鼓舞,不過,專家提醒這不代表疫情結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也再次強調防疫工作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事實上,從黑龍江、廣州近期事件看,內地防疫仍艱鉅,防輸入疫情風險成為下一階段抗疫硬仗。
黑龍江累計境外輸入確診達127例
內地肺炎疫情向好,不過,近期有兩地疫情值得引起重視,其一是,中俄邊境的黑龍江綏芬河,黑龍江衛健委今日發布,該省昨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40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達127例。黑龍江累計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也有154例。
這些上述病例均為取道綏芬河口岸、從俄羅斯回國的中國公民。綏芬河市戶籍人口僅約7萬人,當地防疫壓力陡增,當局急忙宣布臨時關閉全部中俄陸路邊境口岸,綏芬河市昨日起所有小區再次實行封閉管理,當地6日開始也將一座辦公樓改建成方艙醫院,可容納最多600人,預計11日(周六)就能完工並投入使用。
廣州逾3萬入境人士集中或居家隔離
另一個引發民眾擔憂爆疫情的,是廣州越秀區礦泉街的黑人社區,這條街靠近有「廣州小非洲」之稱的三元里,也聚集了很多非洲商販。廣州當局日前在排查外籍入境人員時,發現5例尼日利亞籍確診病例,其中有4人曾在短時間內多次到越秀區礦泉街「美妙美食店」用餐。這些尼日利亞人傳染了店主莊某和其他3人,莊某的女兒和她的玩伴隨後也確診。
廣州衛健委日前通報表示,該市已全面排查管理高風險國家在穗人員3779人,全部進行核酸檢測,並對多達逾3萬入境人士(含6千多名外籍人士)進行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
黑龍江和廣州的事件凸顯,內地防疫戰遠未取得勝利,甚至仍將持續較長時間,民眾短期內不能放鬆警惕。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天召開政治局常務會時就表示,中國防範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要堅持底綫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習近平說,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工作絕不能放鬆,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要加大力度。
港大研究稱內地恐有第二波疫情 全因放鬆管控
社會熱點 23:58 2020/04/09
最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武漢市封鎖76日後,終在周三解封。不過香港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若中國放鬆管控,當地恐出現第二波疫情。
美國之音報道,武漢解除封城,很多地區也相繼復工,有人擔心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是否會出現二次高峰。香港大學研究人員利用數學模型對中國放鬆目前疫情控制措施的後果進行了模擬,得出了上述結論。英國最新一期《刺胳針》醫學雜誌刊登了這份研究報告的內容。
報告指出,中國採取的積極干預措施似乎阻止了新冠病毒在湖北以外地區的第一波疫情,但目前病毒存在海外輸入的實際風險,而且經濟活動在增多,中國需對新冠病毒的傳播力和殺傷力進行即時監控,防止出現第二波疫情。
【中國經濟】復工數據立立亂 實際進度不容樂觀
報告說,武漢等地1月23日封城後,病毒的即時繁殖率在湖北以外地區降到1以下,即單一確診病患的平均傳染量不到一人,而且持續保持,顯示疫情從快速增長變為緩慢收縮。但如果過早解除這些防範措施,或會讓病毒即時繁殖率再大於1,導致發生第二波疫情。
研究人員強調,全球很多國家都在封城措施的早期階段,如果過早解封,或導致疫情復原或出現二次高峰。
報告共同負責人、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胡子祺表示:「儘管這些控制措施在沒對新冠病毒實現集體免疫下,似乎極大降低傳染數量,但隨著商業、工廠生產和學校逐漸復原,隨著社會交融的增加,尤其是海外輸入病例的持續增加,確診病例就很容易再次攀升」。
胡子祺還說:「儘管保持社交距離與行為改變等控制政策或會保持一段時間,可在有效疫苗廣泛使用前,主動維持恢復經濟活動與把病毒的即時繁殖率控制在1以下之間的平衡就是最佳對策。」
報告因此認為,湖北省以外地區應把病毒即時繁殖率繼續控制在1以下,否則確診病例將持續增加。病毒的即時繁殖率一旦升高,將很難恢復到鬆動控制措施之前的水準,極大增加醫療負擔和經濟損失。
報告共同作者、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凱西·梁(Kathy Leung)說:「我們很清楚,隨著中國的經濟活動在未來幾個星期內的增長,地方或輸入感染可能會導致病毒傳播再度升高。」
她因此認為,「對活動增加和社交距離對新冠病毒的傳播能力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即時的監控,可能會讓決策人能夠對控制措施進行微調,阻止病毒傳播,降低或出現的第二波感染的影響」。
世衛譚德塞斥台灣人身攻擊 蔡英文想邀他訪台感受這件事
國情動向 01:20 2020/04/10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之際,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周三(8日)點名台灣,在過去兩、三個月對他人身攻擊,自己受到種族歧視。台灣的蔡英文總統在Facebook發文,對於台灣被指發動種族歧視攻擊言論,表達強烈抗議,強調台灣反對任何形式歧視,並想借此機會邀請譚德塞訪台,感受在遭受歧視和孤立之中,堅持走向世界。
她又稱,如果譚德塞能抵擋中國大陸的壓力,踏上台灣的土地,就能理解真正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是台灣人民。重申只有台灣加入,世衛拼圖才會完整。
蔡英文在Facebook發文表示,對於台灣被指控在國際社會上發動種族歧視攻擊的言論,要表達強烈抗議。她稱,台灣向來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我們長年被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比誰都知道被歧視和孤立是什麼滋味」。
她說,借今天這個機會,想邀請譚德塞訪問台灣,「感受一下台灣人民如何努力在遭受歧視和孤立之中,堅持走向世界、貢獻國際社會」。
抗議指控 稱真正受不公待遇是台灣人民
蔡英文指出,在世界各地,包括譚德塞的家鄉在內,都可以看到台灣醫療人員和志願工作者奉獻,強調台灣從沒因為無法加入國際組織,就減少對國際的支持。而疫情期間,台灣傾力防疫成績受世界矚目,即使世衛因政治將台灣排除在外,台灣還仍主動援助口罩等防疫物資,給疫情嚴重國家的醫護人員。
「#TaiwanCanHelp,而且Taiwan is helping,這一點,從來不會因為國度或種族而有差別。」蔡英文強調,自由、民主、多元、包容,是台灣人堅信的價值,不會接受利用種族歧視的言論,來攻擊不同意見的人。
「如果譚德塞能抵擋中國的壓力,踏上台灣的土地,就能了解到我們對防疫的努力,並且理解真正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其實是台灣人民。我相信只有台灣的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拼圖才會完整。」蔡英文寫道。
此外,台灣的行政院發言人Kolas今天表示,譚德塞指稱的內容根本不存在,行政院非常震驚錯愕,她說,「假訊息比病毒傳播更快」。稍早前,台灣的外交部今嚴正聲明是不實指控,並要求譚德塞向台灣道歉。
特朗普回應世衛譚德塞「屍袋論」 再稱世衛以中國為中心
國情動向 01:23 2020/04/10
[size=0.85em]▲ 特朗普回應世衛譚德塞「屍袋論」 再稱世衛以中國為中心
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以「屍袋論」警告中美勿把疫情政治化。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天再度炮轟世界衛生組織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得太少,揚言美國提供世衛的資金是中國的10倍,世衛卻似乎事事都照著中國的做法,這對美國不公平,也對世界不公平。
此前透過推特與記者會指稱世界衛生組織(WHO)搞砸對新冠肺炎的防控後,特朗普今天再度火力全開,指責世衛組織不僅做錯也做得不夠。
特朗普表示,美國去年捐助世衛組織4億5200萬美元,中國捐助的資金為4200萬美元,中國僅提供世衛組織一小筆資金,「這不對,不公平」。
特朗普:美國去年捐世衛4億5200萬美元
他指責世衛組織在因應疫情的許多方面都做錯,還盡全力將新冠肺炎的威脅降至最低,「這是不對的」。
對於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今天在記者會上指控美國將疫情政治化只會看到更多屍袋的說法,特朗普也予以反擊。
特朗普坦言會看到更多屍袋,但譚德塞應該為所服務的對象做得更好才是。特朗普指責世衛組織一切以中國為中心,強調情況會改善,沒有人傳人,要求美國不要對中國祭出邊界管制,並對這項決定作出嚴厲批評,「當他說政治化時,他才是政治化的人」,細看世衛組織與中國的關係,「我不敢相信他居然敢談政治化」。
特:持平而論 這對世界也不公平
特朗普也多次強調美中兩國對世衛組織捐助的資金差距,但世衛組織「似乎事事都照著中國的做法是不對的,這對我們不公平,持平而論,這對世界也不公平」。
今天也出席記者會的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被問及是否覺得中國向美國隱瞞訊息時,蓬佩奧表示,疫情起於中國,中國有責任要迅速且正確地向各國說明,以便其他國家能面對日後的疫情發展,每個國家都有義務盡快、準確、即時、透明且徹底共享訊息。
至於是否會擱置對世衛組織的捐助,蓬佩奧表示,正在評估。他指出,美國必須確保包括世衛組織在內的國際組織善盡責任,確保美國利益,因為這些都是納稅人的錢。世衛組織亦然,美國必須確保世衛組織完成使命,但世衛組織並未做到。
譚德塞點名斥台灣人身攻擊他 台灣批不實要求道歉
國情動向 01:23 2020/04/10
世衞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8日說,在引領全球對抗新冠肺炎的時候,他收到死亡恐嚇和一些涉及種族歧視的侮辱,更特別指出部分來自台灣。在台灣,外交部今嚴正聲明此為不實指控,並要求譚德塞向台灣道歉。
他當日在世衞日內瓦總部說:「有關的人身攻擊已持續超過兩至三個月,包括污言穢語及一些種族言論,說我是黑人或黑鬼。我以身為黑人為榮,以身為黑鬼為榮。」他又說:「我不在乎,老實說...就算是死亡恐嚇,我也懶理。」
他又特別指出一些他提到的侮辱言詞,是來自台灣,「三個月前,這些攻擊來自台灣...我今日直接說出來,是來自台灣。而台灣,包括其外交部,都知道這種行動,他們沒有劃清界線,甚至在這些侮辱與誹謗接踵而至時開始加入批評我,但我一點也不在乎。」
他一再強調,如果只限於他個人,他並不在乎,但當這些攻擊過了火,令有色族群都受到侮辱,就真的在意了:「真的夠了!我們不能再容忍。」
在台灣,外交部今透過新聞稿指出,譚德塞對台灣政府莫須有指控及誤導國際視聽,表示強烈不滿、高度遺憾與最嚴正抗議。
當局嚴正強調,台灣是成熟及高素養的先進民主國家,絕無鼓動民眾針對世衛總幹事本人進行人身攻擊,更不可能發表任何種族歧視言論。對於譚德塞受歧視言論攻擊,台灣感遺憾;台灣民眾遭國際衛生體系政治嚴重歧視,因此感同身受、譴責任何形式的歧視與不公。
新聞稿提到,當局已於2月9日提醒支持台灣參與WHO的個人或各國團體應以理性方式,敦促WHO協助台灣完整參與國際醫衛及防疫體系。至於國際網絡上有身分及國籍不明網民批評譚德塞處理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現,相關言論均與當局無關,也非當局能操控。
當局指出,WHO及譚德塞作為最重要國際醫衛組織及其領導者,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因應措施本應接受全球公民理性監督。譚德塞未經查證,無端對台灣不實指控,對台灣的政府及人民造成嚴重傷害,此誣衊行為極不負責,要求譚德塞立即更正其毫無依據的指控、立即澄清,並向台灣道歉。
當局強調,譚德塞不僅將台灣排除在WHO外,甚至未經查證即對台灣抹黑造謠,台灣感到高度遺憾。台灣再度呼籲譚德塞揚棄政治偏見,回歸中立與專業立場,邀請台灣完整參與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所有會議及機制,並恢復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界衛生大會,以保障台灣及全球人民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