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展望2019 2018/12/28
PRINTEMAIL 展望201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應該説2018年是一個非常之年,40年前,中國邁出了改革開放的第一步,當年,國內的媒體沒人敢主張搞什麼市場經濟,漸漸有一些腦袋好使的人想出一個掩耳盜鈴的名詞「商品經濟」。在中國,大凡要有所創新首先要統一認識,有人,特別是領導們對市場經濟感冒,那就萬萬不能提。後來,市場一點點地滲透,到了不可忽略的地步,於是乎就又想出一個提法,叫「政府為主、市場為輔」。終於市場登上了臺面。
其實,今天的中國面臨的局面和40年前差不多,唯一的不同是經濟發展了,但需要改革的內容卻都是一些老大難問題,考驗的是改革者的膽識。
40年前,中國經濟幾乎崩潰,所以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不改革就沒有出路,當時的爭論是如何改,不要走錯了路,走到資本主義道路上去了。今天經濟發展了,非改不行的願望大大低於40年前,在今天的中國其實早已沒有什麼路線問題。資本家們的特權其實不亞於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有多少資本家和官員在加拿大這樣接受移民的國家擁有房産豪宅?不計其數。
所以今天的改革不是路線鬥爭,而是如何説服既得利益集團。
2018年初經濟已經開始下滑,節外生枝是突然殺出個特郎普,爆發了美中貿易戰。我相信這是中國大多數領導人始料不及的,因為在前一年,特郎普夫婦訪華時,中國答應拿出2500億美元購買美國商品和對美國投資。
中美貿易戰無疑對中國經濟是雪上加霜。
2019年將是怎樣的一年呢?有一個號稱懂易經的人告訴我,凡最後一位數是9的年份都要特別注意。我個人是在紅旗下長大的,遇到這種神道的説法一概歸類于迷信。我是學經濟學的,只會從經濟學的角度,憑數據分析2019年的經濟。
説實話我們無法找到任何有短期效應的辦法提高經濟增長,唯一的就是調整經濟結構。我們很難相像中國可以通過中央銀行增發鈔票來推動經濟發展。多少年來,掌管經濟政策的官員告訴我們發展內需。經濟學告訴我們發展內需的重要性,但我不知道如何發展內需。首先,貧富差距比日本還大的中國,如何讓窮人擴大消費?其次,在沒有養老保險的情況下,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不敢放心地消費。
我看到一張40年前的老照片,人們在街上打著橫幅遊行,寫著:只生一個好、政府管養老。説實話,政府管不了那麼多。
今年,我採訪過一個民政部門的幹部,跟他討論是否要設立養老保險。這位幹部是很誠實的人,告訴我:不會,養老金和醫療保險就已經壓得財政喘不過氣來,養老護理保險,沒戲。我相信他説的話。
可是,問題沒有解決。現在絕大多數中國工薪階層退休後拿的退休金只夠吃飯,萬一生活不能自理,那就成了悲劇。中國正在大踏步地進入老年化社會。
當然,外國人並不是真正關心中國的老年化問題,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跟那裏的專家交流,他們總是提醒我,中國存在非常嚴重的債務問題。可是,中國為什麼不爆發系統性的金融危機呢?他們給不出合理並讓人信服的答案。
有人來問我同一個問題,我的解釋是:中國有一個傳統,叫做丟卒保車。中國的金融系統並不是沒有發生問題,而是通過丟卒的辦法把問題抑制在局部。比如,某個地區的金融出現問題,中國可以封鎖信息,不讓其傳播到別的地區。金融危機是信息危機,只要控制住信息,就能控制住危機。
所以,2019年也許日子不好過,但出現大規模危機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柯隆 |
柯隆 簡歷
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富士通綜合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出生於中國南京。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研究專題:開發經濟學。
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傑耶夫(Kondratieff)曾發表過一個長週期理論,認為經濟發展平均50到60年會是一個週期。正如這一理論所提及的那樣,歷史似乎總會以一定的規律重演——當得知日本大阪被選為2025年世博會的舉辦城市的那一刻,不由得讓人産生這樣的聯想。
日本借助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和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實現了從戰後復興向經濟高度增長期的轉變。然而,正是在半個多世紀後的2020年和2025年,奧運和世博這對組合又將如約而至。與半個多世紀前相比,如今日本面臨的國內和國際環境早已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這次奧運與世博的重來又會給日本帶來怎樣的改變呢?對於鄰國的中國來説,這其中又有哪些是值得關注和期待的呢?日經中文網結合《日本經濟新聞》的相關報導等為您粗略勾勒日本的未來10年。
時隔30年的「改朝換代」
日本首先將在2019年迎來「改朝換代」。明仁天皇將在2019年4月30日正式退位,而皇太子德仁則於5月1日作為新天皇即位。這將是約200年來日本首次因「天皇退位」而實現的改朝換代。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年號(日本稱「元號」)的國家,而隨著新天皇即位,日本將更改年號,持續了30年的「平成時代」將就此結束。
伴隨皇位繼承,日本在2019年將舉行各種儀式和活動。比如,在4月30日的「退位禮正殿儀式」上,明仁天皇將做在位時最後的講話,退位後將成為「上皇」。5月1日的新天皇即位儀式即「劍璽繼承儀式」上,作為繼承皇位的象徵,新天皇將被賜予天皇代代相傳的「三種神器」。作為國家性儀式、正式對外宣告新天皇即位的「即位禮正殿儀式」將在10月22日舉行。隨後,日本還將舉行招待國內外賓客的慶祝宴會「饗宴儀式」等。
為配合各類活動,日本正討論僅在當年延長原本的五月黃金周,使之形成從4月27日至5月6日的十連休。另外,為迎接新天皇即位,日本政府還討論對輕罪犯實施恩赦。
「主場外交」連臺
一方面,在新天皇2019年5月1日即位至10月22日的即位之禮之間,日本將迎來2次國際性會議,主要國家的首腦將聯袂訪日。
2019年6月,大阪將舉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8月,橫浜則將迎來非洲開發會議(TICAD)。G20峰會預計有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人出席。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情況下,日本作為「中間人」如何在主場發揮建設性作用將受到考驗。另外,新天皇在即位後接見的第一位外國首腦將會是誰也將引發各方的關注。
東京56年後重迎奧運
2020年,東京將時隔56年再次舉辦受到全球矚目的體育盛會——奧運。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曾推動了日本新幹線的開通和彩電的普及,同時也成為日本在戰後重新崛起的契機。時隔56年再度迎來的這一體育盛會又將給東京帶來什麼呢?
 |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資料) |
目前,距離奧運會和殘奧會開幕還有不到2年的時間,包括比賽場館在內的東京的城市基礎設施及交通網路的建設等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中。由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東京奧運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的建設工程在8月已經進入了屋頂的安裝和內裝階段,預計2019年11月完工。作為奧運另一個相關核心設施,東京臨海部的中央區晴海正在建設的是供各國參賽人員等入住的奧運村。據稱這一奧運村在大會後將被改建成民用住宅加以利用。
除了相關賽場和設施外,以奧運會為契機的東京都心的大規模再開發項目正被相繼搬上日程。從主要開發項目來看,東京車站北側的常盤橋地區將於2027年度誕生高度達到390米的日本未來第一高樓。而作為東京的新門戶、品川車站周邊也將展開大規模的重新開發建設。除此以外,東京站八重洲口將新建大規模巴士樞紐、都心的虎之門地區也將推進地鐵新站和超高層大樓等的建設項目。
 | 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新國立競技場)建成後的設想圖(Japan Sport Council提供) |
東京奧運當然也將是日本展現自身環境對策和科技實力的巨大舞臺。例如,作為奧運史上的首次嘗試,東京奧運會提出了使用從舊手機等産品中提取的貴金屬製造大會所需的約5000枚獎牌的計劃;面向運動員及相關人員將採用「刷臉入場」,在全部43個比賽場館、奧運村以及主新聞中心的入口處設置NEC的面部識別系統;還有,如自動駕駛汽車、「飛行汽車」也都有望在東京奧運會時全面亮相。
據東京都等的估算,在2013~2020年的7年裏,奧運會給日本國內經濟帶來的直接經濟拉動效應約為3萬億日元。同時還可以創造約15萬個就業機會。而民間則有觀點認為,最多可達到150萬億日元。這場盛會能否成為2020年代日本經濟的「起爆劑」將備受關注。
關西經濟迎來「及時雨」
2025年,世博會將再次來到大阪。1970年的上屆大阪世博會成為了推動日本社會變革及關西地區經濟增長的一屆規模空前的盛會。然而,隨著日本家電行業的整體滑坡,近年來關西地區的經濟增長持續放緩,與位於關東地區的東京圈相比,關西地區的整體影響力被認為出現了明顯下滑。可以説,對於關西地區來説,世博會將成為提振經濟的一場「及時雨」。
2025年大阪世博會的舉辦場地,以及包括賭場在內的綜合渡假村的候選地均位於大阪灣上的人工島——「夢洲」。1980年代,這裡作為大阪的新城市中心而被規劃和開發,然而因日本經濟泡沫破裂而陷入停滯。之後又因申辦2008年夏季奧運會未果而一直閒置。世博會將是這一「負遺産」重新煥發生機的良機。另外,之前因建設成本和運營效益等陷入停滯的鐵路網的新建和延伸等有望獲得推進。在經濟效益方面,世博會對訪日遊客的巨大拉動作用也受到期待。
以夢洲為會場的2025年大阪世博會計劃成為匯集世界尖端技術的「未來社會的試驗場」。該屆世博會的主題是「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將充分利用人工智慧(AI)和增強現實(AR)等尖端技術探討解決老齡化、環境污染等社會課題的途徑。其中,健康和醫療將成為主要領域之一。當然不只是技術的展示,大阪世博會還希望以此為契機推動創業和孕育新的産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世博會也被期待成為宣傳「創業之都——大阪」的良機。
日本首個「賭場」或世博前落戶大阪
不僅如此,日本國會在今年7月通過了《綜合渡假區(IR)實施法》,博彩業將在日本解禁。日本首個賭場有望在2020年代中期正式誕生,而大阪正是目前最有力的候選地之一。作為今後博彩設施的運營方,包括美國拉斯維加斯聖金沙集團、米高梅國際酒店集團等博彩巨頭都已顯示出了積極的意向。
世界的博彩業市場規模被認為達到每年1700億美元。美國和亞洲是最大的兩個市場。如果博彩設施在日本誕生的話,必將與澳門和韓國等博彩合法的國家或地區形成激烈競爭。一方面,日本政府為防止出現沉溺賭博、破壞治安等社會問題,對開設賭場設置了較高的門檻。
據日本綜合研究所估算,如果世博和博彩設施同時在大阪實現的話,將在2025年給日本關西地區帶來2.6萬億日元的經濟效應,即使在世博會結束的2026年以後也有望持續産生每年1.1萬億日元規模的經濟效應。大阪世博會正被期待成為東京奧運會後推動關西地區乃至日本整體經濟持續增長的最強勁動力。
時速500公里!磁懸浮新幹線2027年開跑
雖然將錯過世博和奧運,但日本將於2027年開通運營的「磁懸浮中央新幹線」也備受矚目。這將是世界上首條採用超導磁懸浮技術的高速鐵路。
據稱,日本磁懸浮列車的開發歷史可追溯到東海道新幹線開通2年前的1962年。在提出超電導方式這一核心技術的美國等國放棄研發的背景下,日本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來確立技術和克服難題。2015年,在山梨縣實施的超導磁懸浮列車載人行駛試驗中創下了時速603公里的最新記錄,在人類鐵道史上首次突破時速600公里大關。
2014年,日本「磁懸浮中央新幹線」正式動工建設。該項目2027年計劃首先實現東京品川至名古屋區間的載客運營,2045年將進一步延伸至大阪。該線的最高設計時速為505公里,東京品川至名古屋區間所需時間將由現在的約1小時30分縮短至40分鐘左右。這條新的大動脈被認為將給東京、關西、中部等日本三大城市圈民眾生活和經濟活動帶來巨大影響,還有望在發生南海直下型大地震時為取代東海道新幹線發揮作用。
中國該如何看待日本變化?
受人口減少,老齡化加劇,勞動力短缺等問題的影響,認為日本的經濟前景並不十分樂觀的意見仍然存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近期公佈的一份日本經濟局勢的分析報告中甚至有估算指出「如果(日本)維持現有政策不變的話,隨著人口減少,日本的實際GDP將持續縮小」。不過,單從奧運和世博將帶來的經濟效應,以及日本的城市面貌與魅力的提升等細節來看,日本在未來10年可能發生的變化不可小覷。
作為鄰邦的中國,日本的這些變化有哪些值得參考,哪些可以作為共同發展的契機或機遇加以利用呢?在觀察日本未來10年變化的同時,這些或許是留給中國自身的思考。
2019年,人民幣匯率是否會破7? 2019/01/02
PRINTEMAIL 展望2019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18年12月28日報收於1美元兌6.8658元,較2017年底貶值5.2%。從全年來看,這也創下2005年中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僅次於2016年的第2大跌幅。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認為中國經濟將減速的市場預期使得賣盤佔據優勢。在市場上,不少觀點認為2019年人民幣貶值壓力依然存在。
 | 中國人民銀行(資料,reuters) |
人民幣匯率在2018年10月底跌至1美元兌6.97元左右,刷新了10年來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的歷史紀錄。其背景除了全球性的美元升值趨勢外,還存在中美貿易戰日趨激烈的因素。
當人民幣匯率逼近1美元兌7元,資金將加速從中國本土外流的預期很容易升溫。為了阻止人民幣過度被拋售,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採取了加強對拋售人民幣的期貨交易的限制以及改變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計算方法等措施。
11月之後,由於市場期待中美將達成妥協,人民幣貶值步伐一度停歇,但是預計未來人民幣將走低的聲音仍然很多。三菱UFJ銀行的 Cliff TAN表示,「中國的經濟減速和信用問題重燃的風險依然存在」,他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在2019年4~6月跌破7元大關。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木原雄士 香港 報導
|